洞頭網訊(記者 陳超凡 郭雅楠)海風揚起創業的帆,浪潮拍打奮斗的岸。在海島洞頭,一群青年正以熱血與智慧,書寫新時代的青年“闖海記”。他們以海為幕,以島為臺,在政策與溫情的浪尖上逐夢。
即日起,將持續推出“青年‘闖海記’”專欄,本期,我們一起來認識養蜂人葉江錢和他的“甜蜜”創業計劃。
熟練地開箱、割蜂蠟、搖蜜、濾蜜……在林木茂盛的隔頭村蜇埠廠深處藏著一位養蜂能手——葉江錢。這位在外游徙養蜂十余載的洞頭“80”后青年,如今帶著百余個蜂箱重返故土,在山海間繼續他的“甜蜜事業”。
葉江錢喜歡參加戶外運動,大學畢業后便在外游歷。2014年,在徒步登山途中,葉江錢偶遇一名蜂農。經過一番交談后,他對養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時還是自由職業者的他,下定決心開始學習養蜂技術。“經過研究發現,原來在我的家鄉洞頭就有很多純天然的蜜源植物。”葉江錢介紹說,比如柃木花、鵝掌柴,都是蜜蜂非常喜歡的植物,而在洞頭養蜂的人也比較少,把外地優秀的養蜂經驗帶回來,也是希望為發展出一份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在洞頭有著深刻的實踐。近年來,洞頭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海島植被十分豐富,也為養蜂產蜜提供了優質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蜜源。
今年初,葉江錢在洞頭正式開辦“魚覓蜜”養蜂基地,精心釀造出的蜂蜜以獨特口感和清新香味贏得不少消費者喜愛。自基地開辦以來釀造的千余斤蜂蜜一售而空,讓葉江錢對在海島上養蜂信心更足了。
“我想把養蜂基地再擴大,帶動身邊更多的鄉親一起,把規模做大,讓‘海島蜜’成為這里的特色農產品。”對于未來,葉江錢有了更清晰的規劃。
如同外出采蜜的工蜂,終將回歸蜂巢,就業創業青年的回歸,喚醒了海島漁村的活力,每一位選擇歸鄉的游子都是洞頭最珍貴的“蜜源”。
關鍵詞:
編輯:施晶晶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洞頭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洞頭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它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洞頭新聞網",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洞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致電,聯系電話: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