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頭網訊(記者 莊緣 鄭樹)春華秋實,歲物豐成。近日,洞頭區大門鎮600余畝水稻迎來成熟收割期,田間地頭滿目金黃,稻穗飽滿、稻香四溢,呈現出一派繁忙而喜悅的豐收景象。
在仁前途村的一片稻田里,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收割機在農機手的熟練操作下,在稻田里來回穿梭,割稻、脫粒、粉碎秸稈一氣呵成,沉甸甸的稻穗變身金燦燦的谷粒。經過處理的稻谷裝滿一袋又一袋,農戶們忙著打包、搬運、裝車,享受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共種了240余畝,主要有兩個品種,除了原有的甬優17號,還增加了泰兩優作為新嘗試。”種植戶陳文平告訴記者,盡管受到天氣條件的影響,今年他承包的水稻在產量上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總體品質仍有提高,在顆粒的飽滿度、結穗顆粒的數量等方面均優于去年。
甬優系列的水稻品種因其抗病性強、抗倒伏的特性,一直作為大門鎮的主栽品種。今年,大門鎮還成功引種100畝高附加值β-葡聚糖功能性大米,實現品種升級與市場差異化競爭。
在岙底村的一處稻田前,省派農村工作指導員黃偉介紹說,β-葡聚糖功能性大米,對于糖尿病人群、糖胖人群控制血糖、控制體重非常有幫助,這個品種在浙江也是首先開始種植,現在市場上同類產品不多,具有比較強的競爭力。
據悉,β-葡聚糖大米的市場零售價約為普通大米的4-5倍。今年100畝種植面積預計產量6萬余斤,已預定出2萬斤,銷售收益預計可增加村集體收入60萬元,真正實現了“小田”產“黃金”的產業效應。
為深化聯農帶農機制,大門鎮還積極推動觀音礁、烏仙頭兩大片區組團發展,通過實體化運營的“強村公司”,構建“保底租金+營業額分成+固定分紅”的多元利益聯結模式。農戶可通過土地租金、股金分紅、務工薪金、銷售傭金等途徑,多渠道分享產業發展紅利,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關鍵詞:
編輯:施晶晶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洞頭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洞頭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它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洞頭新聞網",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洞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致電,聯系電話: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