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頭網訊(記者 莊緣 王叢文)今天的《健康洞頭·醫路同行》專欄,讓我們走進區人民醫院普外科,探尋這支以微創技術為利刃、以人文關懷為底色的醫療團隊,如何用精湛醫術與溫暖服務守護海島群眾健康。
普外科設有腹部外科、肛腸外科、泌尿外科三個亞專科,擁有18名專業醫務人員和25張開放床位。科室以腹腔鏡微創技術為特色,常規開展腹腔鏡胃腸腫瘤根治術、外膽管結石取石術等高難度手術,并創新性發展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微創保留齒線混合痔切除術等技術,形成“創傷小、恢復快、功能保留完整”的治療優勢。
作為“最復雜的外科臨床學科”,面對各種常見病、多發病,普外科醫生們需具備精準的治療決策和嫻熟的手術技巧,手術時間往往長達數小時,這對他們的“膽”和“識”都是極大考驗。
“記得之前有一臺第三次處理膽道疾病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復雜病例時,我們組織了多次模擬手術及全院會診,最后在心內科、呼吸內科的保駕護航下,經過八小時協同作戰,手術最終順利完成。這次經歷不僅讓我個人技術能力得到提升,對團隊而言,這既是技術層面的突破,更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信心積淀。”區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張景華說。
在普外科診療范疇中,急腹癥的精準處置是重要課題,這類疾病因腹腔器官密集、病因復雜,常給診斷帶來挑戰。
“我們普外科常見的疾病類型主要是急腹癥,其中以闌尾炎最常見,因為腹腔內器官較多,腹痛病因復雜多樣,極易誤診。所以我們醫生會仔細詢問患者病史,結合體格檢查、影像學資料以及檢驗結果來明確診斷。”區人民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陳晨說。
作為科室唯一的女醫生,陳晨以女性特有的細膩與耐心,用通俗的語言拆解醫學術語,在醫患溝通中搭建起信任的橋梁,讓治療更有質量。
“作為醫生,我認為在醫患關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傾聽患者的情感需求,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有利于醫患關系的和諧,對患者病情也有極大的幫助。”區人民醫院普外科主治醫師陳晨說。
如果說手術刀是醫生拯救生命的武器,那么術后護理則是患者康復的“隱形翅膀”。
“術后護理是保障患者康復的關鍵,我們對全麻手術后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測、關注傷口引流、注重疼痛管理,預防并發癥。通過我們的術后護理,促進患者加速康復。”區人民醫院普外護士張理資說。
近年來,區醫院普外科瞄準外科微創化發展方向,持續推動手術術式向微創化、精細化發展,為廣大病患帶來更優質的治療體驗。
“目前,我科室成功引進高清腹腔鏡成像系統,全面開展了單孔腹腔鏡等新型微創技術,并成立了胃腸名醫工作室。接下來,我們將依托山海工程與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專家資源,建立常態化進修機制,定期選派人員赴上級醫院深造,擴大科室后備力量,讓海島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優質醫療服務。”區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張景華說。
關鍵詞:
編輯:施晶晶
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洞頭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洞頭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其它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洞頭新聞網",違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洞頭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致電,聯系電話:0577-63430005